- 2020-08-26 中国书画院皖南月亮湾创作基地开业大典
- 2020-04-17 读《樊银生散文诗选集》&《绿色畅想》
- 2019-10-15 点击量破108万人!《大同大不同》创新高
- 2019-10-13 重磅喜讯!栏目组摘得五项大奖
- 2019-10-12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出席2016民博会
- 2019-10-11 交通部长李小鹏、财政部长楼继伟调研
- 2019-09-28 央视专访赵可铭上将、肖冬松少将
- 2016-09-02 全国部分媒体报道《重走稼祥路》首映式
- 2016-03-07 大型纪录片《杜平将军》顺利拍摄
民族文化瑰宝
——云南啊迷啦民族文化有限公司巡礼
云南文山是一个富绕、美丽、生态自然和谐的富庶之地,原貌、原汁、原味的“啊迷啦”就是特有的一朵民族文化奇葩。“啊迷啦”民族语译为“好有多”,是“富饶美丽”的意思。
云南啊迷啦民族文化有限公司座落在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山。沐浴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春风,站在“桥头堡建设”的新高地,云南啊迷啦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整合文山特产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致力于文山本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全力塑造文山文化品牌。
公司总投资108亿,占地2600亩,以“文化啊迷啦•美丽新云南”为主题的啊迷啦民族文化产业园正式启动,标志着泱泱大国中的啊迷啦正式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啊迷啦民族文化产业园以民族文化特色小镇、民族主题公园、民族文化长廊为载体,以礼行社、酒联储、生态动漫文化餐桌以及分项目为运作实体,用现代科技网络、影视动漫为推手,形成民族的、地方的、科技的、文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规划有九大项目:一是园区正大门:两旁配套了大型雕像及喷泉设施,大门至中宫设置999阶台阶,配套白水台直流挂画水面;设置森林文化大道、外侧景观花带。二是啊迷啦特色小镇:再现“句町古国”、“漏卧部落”等,还原民族文化生态,形成民居文化大观。三是啊迷啦凤凰山公园:以原生态、民族元素、民族图腾结合文山特有气候,打造“亚温带植物园”科考重地。四是啊迷啦民族文化长廊、山水嬉流:有文人居、诗人社、画家坊、艺人楼、雕刻家、刺绣楼,同时修建绿色环保的溪流小榭、水车、水兌、水磨自然生产生活景观,使居住、旅游者在静养中感受文化,在度假中认知啊迷啦民族文化。五是啊迷啦民族文化影视:有影视动漫基地,在制高点建设凤凰观景楼,配套建设影视中心,专业发展啊迷啦影视动漫文化,向外传感地方民族文化。六是啊迷啦网络文化:打造啊迷啦文化网络交流平台,加强三七文化、铁皮石斛文化、啊迷啦文化的交流。七是民族博物馆:以文山12个民族文化为衬托,修建民族博物馆,辅之民族大酒店、民族饮食城、民族娱乐等。八是教育文化中心:园区与山东省昌乐二中合作,建设啊迷啦初中、高中,形成大文化的新环境。九是娱乐文化中心:建设功能影视、儿童王国、矿山大冒险、迷宫、地下宝藏、嬉水园等娱乐城。
近年来,公司积极贯彻国家发展农业战略,突出啊迷啦、三七、铁皮石斛为代表的地方特产“三宝”。
公司依托文山得天独厚的三七原产地资源优势,采用基地+农户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模式培育种植三七示范基地,充分体现三七主产区的特色和功能。同时,响应百色市政府‘让田七回家’(即三七回家)的号召,不断发展壮大田七产业,延伸生产加工产业链,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形成特产成片联动开发的发展格局。公司从三七种子精选、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以及三七农残处理,全程严格规范,步步把控三七质量,努力实现三七特产化,生态化,有机化。建立健全对接生产厂家的直供营销体系,使三七礼品化、连锁化。
文山原产地的气候、局部生态环境均适合于在自然和半自然条件下栽培铁皮石斛。公司在文山建设了名贵珍稀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并与科研单位合作,引进铁皮石斛组培繁殖核心技术,建立种源资源库,通过组培繁殖、试管苗移植、大棚温室栽培、单株质量测定、产量评估等标准流程,实现了铁皮石斛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同时采用不含任何化肥农药激素的绿色有机栽培种植技术,建立了有效的天然药物原料生产平台,保护了濒临灭绝的生物资源,满足了人们对铁皮石斛及其制成品的需求。
民族文化瑰宝——云南省啊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