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旅 红驼之乡 游牧之地

    魅力之旅  红驼之乡  游牧之地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西临阿拉善盟、南接磴口县、杭锦后旗、东与乌拉特中旗相邻。全旗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6.5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乌拉特后旗历史悠久,灿烂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岁月。360多年前,素以“能工巧匠”著称的乌拉特部落由呼伦贝尔西迁至此,经过长期的融容贯通,逐渐形成了集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乌拉特民族文化体系。
    进入新世纪,乌拉特后旗的历史文化元素得以全面挖掘、传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各民族人民团结奋发,锐意进取,志在建设富裕美丽和谐的中国西部经济强旗。


远古密语


    距今20亿年前,本地区是原始的海洋。距今约5亿年至2亿年前的古生代,阴山地区逐渐抬升,海洋中无脊动物繁衍迅速,陆地上蕨类植物开始繁盛。距今约2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阴山山脉已具雏形,海水退却,形成湖泊沼泽,爬行动物成为这里的主宰。距今约6500万年后的新生代,阴山山脉继续崛起,形成半干旱草原,哺乳动物活跃在这片土地上。距今160万年左右的新生代更新纪晚期,黄河逐渐在此形成。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境内巴音满都呼陆续发现了距今7000万年前白垩纪恐龙群化石,成为中国唯一的一处原角龙,绘龙,甲龙,窃蛋龙动物群产地,不仅填补了我国晚白垩纪哺乳类动物化石的空白,更成为名扬中外的“恐龙化石宝库”。

    阴山岩刻 

   
    在阴山南北的草原地带,很古以来就是我国历史上各个北方民族活动的大舞台。考古资料证明,远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在战国以前,这里曾先后出现过被称为“荤粥”、“鬼方”、“猃狁”、“戎”、“狄”的氏族部落。这些氏族部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与中原华夏各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青铜时代的到来,北方民族的青铜文明也悄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北狄、匈奴、乌桓、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交替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奋劳作,创造过光辉灿烂的猎牧业文明。远古的先人给乌拉特后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和不朽的艺术杰作——阴山岩画。岩画是古代先民磨刻在岩石上的图画。内容多以人面、兽面、日月星辰、手足(蹄)迹、文学符号、人物骑射、舞蹈欢乐和牛马驼、虎、鹿等各种动物为主,以形象逼真和艺术夸张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猎牧人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揭示了古代各狩猎、游牧民族风云跌荡的历史沿革,是古代各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心态活动、审美意识、活动业绩的生动写照,闪耀着古代北方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乌拉特后旗岩画主要分布在旗境东南一带,有炭窑口岩画,大坝口岩画,巴日沟岩画,宝尔汗山岩画、滴水沟岩画、毛格毛都岩画等。其中以巴日沟《群虎图》(又称《五虎图》),最为著名,堪称“阴山岩图之最”,在世界范围内亦为不可多见的稀世珍品。这里的狩猎文化发生早、延续时间长、发展水平高,这在我国北方山地草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

    青铜岁月


    青铜,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
    20世纪80年代初,巴彦淖尔文物站最早发现了获各琦青铜冶炼遗址线索,至199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成为解开中国北方青铜渊源之谜的重大发现。


    该遗址的年代为商周至秦汉时期,不仅填补了中国西北地区青铜采掘与冶炼铸造技术的传播空白,对于研究青铜时代中国北方地区青铜器发展的历史链条与民族交融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牧人帝国


    自春秋战国至明清的两千余年间,乌拉特后旗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军政聚焦区。历代中原封建王朝相继在此修筑长城,设置塞堡,以防御草原民族南下;而匈奴、契丹、鲜卑、突厥、党项等少数民族则强悍地游牧于阴山南北,从未间断过与汉王朝的征战角逐。


    西汉初年,匈奴势力大增,先后东破灭东胡,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丁零各族。后又消灭楼兰、乌孙、乌揭及其周邻各族,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建立了以漠北为中心的庞大奴隶制政权。
    自魏晋至北朝,著名的鲜卑族以阴山--狼山为根据地,开疆拓土,逐渐壮大,最终建立强大的北魏王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北魏在阴山之北设置了六个军镇,乌拉特后旗隶属最西端的沃野镇,成为北方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地区之一。


    戍边塞北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派大军北击匈奴,开疆拓土,收复了阴山以南河套地区。继而修长城、设郡治,迁移民、屯垦田,戍边防,本地区有了耕种的农业经济。


    至汉代,汉王朝对匈奴保持着持续的压力和政策调整,河套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安宁和平,数以十万计的民众和士兵迁徙到这里,大规模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已出土的墓葬器物中,发现了陶制粮仓,青铜器,胡人俑等,最珍贵的还要数发现了2000年前酿造的酒,由此得知,当年的农牧结合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民族之间的交融也就此展开。


    大野牧歌


    清朝时期,乌拉特部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顺治5年(1648年)清廷叙从战功,将其封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史称三公旗)赐牧地于木纳山(乌拉山)、狼山一带。次年,三公旗在图巴率领下,跋涉千里由呼伦贝尔迁徙于清廷赐地。


    乌拉特后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诸如乌拉特婚礼、敖包祭祀、草原庙会,乌拉特祝赞词,乌拉特饮食文化,乌拉特民族民间音乐,乌拉特民族服饰等,这些文化遗产风情浓郁,精美绝伦,彰显出民族文化瑰宝的无穷魅力。
    在漫长的劳动与生活中,乌拉特马文化,驼文化成为草原文明的重要部分。围绕马、驼展开的系列活动有套马、训马、剪马鬃、烙马印、赛骆驼、驼球赛、祭母驼等。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流传在大漠南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原生态的文化符号。